2022年12月4日,
神舟十四號返回艙成功著陸。
5日,隨艙下行的
中國空間站第三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
交付到科學家手中。
其中,“擬南芥”和水稻種子
在空間站內經歷了120天的空間培育生長,
完成了種子萌發(fā)、幼苗生長、開花結籽
這一“從種子到種子”的發(fā)育全過程。
為將來載人深空探測蔬菜和
糧食生產提供了理論依據。
“太空植物”擬南芥,又叫阿拉伯草。
它植株小、結子多,
是進行遺傳學研究的好材料,
被科學家譽為“植物中的果蠅”,
也是最早由人類在零重力宇宙空間中
培養(yǎng)后開花、結籽的植物。
太空培育的擬南芥,
看似與老百姓日常生活距離很遠,
但其實息息相關。
2005年,科研工作者們
就從5000多種配方中甄選出“擬南芥”,
利用高科技技術,從中得到擬南芥提取液,
再配以高分子輔助液,
最后調配出除醛率99.6%的藥劑。
這款藥劑就是如今的
“康瑞達甲醛特效溶解酶”,
它的面世,真正實現了
除甲醛高效持久、無二次污染,
為群眾的呼吸健康保駕護航。